114年

南投縣自106年至114年平均每年營建工程施工件數約為6,907件左右,其中以111年工地數最多;106年度營建工程申報件數為最少。而在工程類別部份,每年申報大宗均為其他工程,其次則為道路工程;統計最新資料114年的工地數量,以其他工程類別最多達3,375處。另外,依據營建工程管理辦法將列管工程依據其施工面積、施工期程、施工經費等條件分為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與免分級,南投縣每年度均以第二級、第三級營建工程申報比例為最高(每年合計皆有80%以上),顯示南投縣歷年度工地規模皆以中小型為多。

圖1-1 南投縣逐年平均施工中工程類別件數統計圖

由於營建工地公害(包括空氣污染、廢棄物、水及噪音等)之產生均有階段性及時效性,污染程度亦隨營建工程之開工至完工而異動,再加上南投縣工程數量龐大,欲達全面列管實屬不易。因此,不論是在污染源掌握或是污染物排放之管制,均需一持續性之稽巡查管制工作以更具體有效之方式來達到降低各項營建工程之污染。
統計114年1月1日起至114年3月31日止,執行營建工程巡查次數為310處次,其中第一級工程處次為最高,第二級工程次之。目前營建工程施工中工地總6,111處,其中以南投市、草屯鎮及埔里鎮工程最多,三個行政區列管工地數約佔全縣38.8%。
|

營建工地過去給予民眾之觀感為黃土漫漫、揚塵四逸之刻板印象,藉由93年「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辦法」實施,目前已有效減低工程施作揚塵現象,惟民眾一般觀感仍維持在過去黃土漫漫惡劣形象,環保局積極推動工地形象改造,分為工區內外思維,推動工區內綠化植栽、裸露地改善,工區外圍籬綠美化等方式,扭轉過去民眾對於工地不良觀感。推動方式如下:
1. 利用稽巡查現勘時,口頭宣導工地形象改造計畫。
2. 納工地形象改造計畫於法令宣導教育課程之一,循序漸進推廣概念。
3. 參考其他縣市推動圍籬綠美化法制化,協談本縣建管單位圍籬綠美化做法納入「南投縣建築管理自治條例」或「南投縣建築物施工中管制要點」,併於樓層勘驗查核項目。
為提升本縣營建工地形象,本局已陸續針對縣內公務單位與工程包商的積極宣傳下,114年度除宣導綠圍籬外,亦有許多營建工程利用帆布輸出方式及彩繪方式,進行圍籬美化作業或辦理裸露地鋪設稻草蓆等工作,希冀改變民眾營建工地髒污之刻板印象外,並使營建工地環境容煥然一新,藉以提升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