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質監測最直接的效益在於提供水體品質相關資訊,並提供各界瞭解週遭水體環境現況,喚起社會大眾關心水環境保育的意識,進而達到保障民眾親水、用水安全之目的。此外,計畫性的水體水質監測作業,還可以達到建立水質歷史變化趨勢,評估污染整治成效,進而作為研擬水污染防治策略時之重要參考依據等效益。

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為瞭解縣內河川水質變化,做為污染源管制及削減參考,委託專業(學術)機構辦理縣內河川水質監測,每月採集21個水質監測站水樣化驗分析,監測河川包含眉溪、北港溪、平林溪、貓羅溪、烏溪、南港溪、濁水溪、陳有蘭溪、水里溪、清水溪及東埔蚋溪等。而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也在前列河川每月採集13個與本縣不重複之水質監測站水樣化驗分析。

目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用於評估河川水質之綜合性指標為「河川污染程度指數, River Pollution Index」簡稱「RPI」。RPI指數係以水中溶氧量 (DO)、生化需氧量(BOD5)、懸浮固體(SS)、與氨氮(NH3-N)等四項水質參數之濃度值,來計算所得之指數積分值,並判定河川水質污染程度。RPI之計算及比對基準如下表所示:
水質/項目 | 末(稍)受污染 | 輕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嚴重污染 |
---|---|---|---|---|
溶氧量(DO) mg/L | 6.5 以上 | 4.6~6.5 | 2.0~4.5 | 2.0 以下 |
生化需氧量(BOD5) mg/L | 3.0 以下 | 3.0~4.9 | 5.0~15 | 15 以上 |
懸浮固體(SS) mg/L | 20 以下 | 20~49 | 50~100 | 100 以上 |
氨氮(NH3-N) mg/L | 0.50 以下 | 0.50~0.99 | 1.0~3.0 | 3.0 以上 |
點數 | 1 | 3 | 6 | 10 |
污染指標積分值 | 2.0 以下 | 2.0~3.0 | 3.1~6.0 | 6.0 以上 |
更新日期:2022-06-10 上午 10:01:19